中国画的流变是线描什么和写意?
中国绘画的历史是用线穿起来的,中国画的线累积了中国历史文化,这些都是中国画线条独特的艺术魅力与价值。中国传统的绘画强调“情景交融”、“虚实相生”“以形传神”等等为审美要求,呈现出浓重的写意性。
中国画的线条发展自新石器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它最早在新石器时期的彩陶文明中出现,《鹳鱼石斧图》是彩陶时期最为著名的作品,就在此时,已经开始孕育着中国画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线描和没骨。
到了战国时期,我们的祖先选择在轻薄的帛上作画,在这一时期,我国现存最早与线条相关的画作《人物龙凤图》和《从物御龙图》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的画作已经进入了线条造型的时期。
在魏晋,中国绘画开始系统地理论化,出现了大量的绘画理论,顾恺之的线条风格被称为“春蚕吐丝”, 这一绘画风格把绘画技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其作品《女史箴图》和《洛神賦图》代表魏晋时期人物绘画的发展动态。
到了隋唐时期,线条的功能不断拓展,成为传情达意的重要手段,这一时期的画家善于展现出长裙飘舞,款款而行的动感。最为著名的就是画圣吴道子。
宋代之后,中国画线条从原有技法程式中解脱出来,逐步走向成熟,并形成18种基本勾线方法,即“十八描”。
从线条的演变与发展过程中可以窥见中国艺术家的心路历程,中国画的线条已不仅仅是界定物与物的形态的单一定位, 而是经过画家的心智洗练过的一种精神的产物。
什么是写生线描?
在中国绘画中,线描既是具有独立艺术价值的画种(白描),又是造型基本功的锻炼手段,还是工笔画设色之前的工序过程。
线描不仅可以勾画静态的轮廓,还可以表现动态的韵律。用线和空白还可以谱写出一支支和谐流动的线的协奏曲。中国历代画家对线有着深刻的认识和高超的创造,他们用千姿百态的线,抒***感,描绘自然,使“线”在艺术作品中有独特的魅力。
工笔画和素描的异同?
工笔画和素描有绘画类型、绘画技巧和绘画工具三个方面的区别:
一、绘画类型不同1、工笔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流传已久的画法,属于中式古典绘画类型,注重线条的塑造,即使不加以浮夸的修饰也能很好的展现主体物的形态。
2、素描则属于西方流派的画法,注重主体物的明暗交替,利用多层次的叠加塑造出主体物的质感和特性。二、绘画技巧不同1、工笔画在正式作画前通常要另起一副小稿,然后用小号的勾线笔进行大面积的勾勒,接着再用墨汁一层层的晕染,经过多次修改后才算真正完成一副画作。
2、素描画可以直接用浅色的铅笔在纸上起稿,然后找到明暗交界线,进行大面积的上色,最后加以细节上的刻画,一副作品就可完成。三、绘画工具不同1、工笔画通常都用毛笔的勾线笔进行绘画,这种笔的笔尖要比普通毛笔纤细一些适合进行细节的刻画和形态的勾勒。
2、素描画则则通常是铅笔或者炭笔进行绘画,为了表现出静物的体积感,大家常用较浅的铅笔画物体的亮面,用较深的铅笔甚至是炭笔画物体的暗面,从而拉开差距,提高对比度。
1、塑造手段不同线描——中国画的主要造型手段。
线描是运用线的轻重、浓淡、粗细、虚实、长短等笔法表现物象的体积、形态、质感、量感、运动感的一种方法。特点简练、清晰,可刻画各种现象。
2、表现效果不同。
线描用单色线对物体进行勾画。素描表现三大面、五大调的立体l感。